2012年的中国汽车行业,有两个对立的现象特别明显:一是汽车企业的扩张热情不减,比如奇瑞捷豹路虎、广汽三菱的宣告成立及长安福特、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本田等企业的纷纷扩产;另一方面,则是汽车流通业开始面临生死考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我国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平均库存超过1.5个月的经销商经销店超过85%,近半数经销商的平均库存则已超过2.5个月。(按照汽车行业的惯例,如果库存在0.8-1.2个月,说明库存处在合理范围;库存大于1.5个月,反映库存过高,危险信号出现。)
2013年对汽车行业来说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份。焦点有五个:*自主品牌腾飞的机会是否来临。第二个问题是2013年中日关系不够明朗,日系车型能否在华复苏迷雾重重。第三则是大众汽车在华发展的强劲势头2013年能否延续,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同样走技术路线的福特2013年能否凭借新车型对大众形成有效市场攻势。第四则是随着比亚迪打开新能源车型市场以及2012年11月“零元购车·*·*比亚迪电动出租车解决方案”的出台,国内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大巴和电动出租车能否在2013年先行普及和推广成为热点。第五个问题则是车企兼并重组,2013年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动作。对于没有实力或者实力不强的车企来说,未来的日子好坏更多的要取决于其是否参与兼并重组以及参与兼并重组的对象。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一个型号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大批量生产方式逐渐变得不能适应竞争。在80年代,产生了一种称为“汽车平台”的概念,“汽车平台”是由汽车制造厂商设计的,几个车型共用的产品平台。汽车平台与车辆的基本结构相关,出自于同一平台的不同车辆具有相同的结构要素,例如车门立柱、翼子板、车顶轮廓等。同一平台的车型的轴距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同时一些配件是通用的。有时候很多种不同品牌的车在一个平台,而同一品牌的不同年度车型反而不在一个平台(比如新宝来与现在的宝来就不在一个平台)。
“模块化”生产方式就是汽车技术创新的重心在零部件方面,零部件要超前发展,并参与汽车厂商的产品设计。例如德尔福系统公司相继推出了座舱、接口盘制动、车门、前端、集成空气/燃油等模块。而汽车厂商方面则以范围作为空间,进行汽车模块的选择和匹配设计,优化汽车设计方案,将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部分装配劳动转移到装配生产线以外的地方去进行。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品种、质量和自动化水平,提高汽车的装配质量,并缩短汽车的生产周期。几个自主品牌包括通用的凯越等其实走的就是这条路。
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Z大的汽车生产国,汽车生产线作为装备,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机床企业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生产线,不仅是机床行业的突破,对中国车企而言,也是一个利好。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焊接生产线要求焊钳一体化,汽车生产企业往往采用焊接机器人完成这项工作。一部焊接机器人可以完成3个工人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更高。其操作精度也优于人工,保证了汽车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上海上器集团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中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及其边缘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具有设计、制造大型非标准复杂环境试验设备的成熟经验和安装能力。汽车生产离不开试验机械的应用,不论是检测汽车强度还是耐高温变化,上器集团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产品配置含金量高、经久耐用、做工精细、美观大方,主要产品有:高低温试验箱、温湿度试验箱、步入式温湿度试验箱、快速温变(湿热)试验箱、高温试验箱、温度冲击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砂尘试验箱、淋雨试验箱;也生产常用的各种干燥箱、培养箱、恒温槽(检定槽)、老化箱、高温试验箱。